城市設計應以人為本 讓市民認同自豪
建筑是凝固的歷史,是城市文化特色最直接的空間顯現,因而被大眾廣泛關注。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政協新聞出版界聯組的討論會上,委員白巖松說:“一位韓國教授曾經對我說,‘我在書上了解到中國有五千年的文化,但是為何在你們的城市里看不到呢?’”“在全球化、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千城一面’、‘奇奇怪怪的建筑’等現象確實存在。貪大、貪洋、貪異以及‘嘩眾取寵’的設計理念確實體現在一些城市建筑中。”全國人大代表、蘇州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雅萍表示,“不光是在設計界,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都市中的生存空間同樣面臨著挑戰。這與人居環境改善以及功能多樣化的需求有關,但設計界從未放棄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追求。”
城市設計分為城市規劃、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三大類,都是圍繞人的活動。從行業和社會的角度來說,建筑的設計其實就是人居環境的設計。戴雅萍說:“既然設計的是人居環境,那么就應該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讓人的生活和工作在這個環境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
有人認為將傳統工藝或者表現方式直接運用到現代建筑中,或是保留瓦面屋頂、木制柱子就是尊重傳統。戴雅萍認為,“這是不科學的做法,為了一味追求傳統而犧牲功能與舒適并不可取。”現代建筑與以前的建筑相比,功能更加豐富、體量更大,直接運用傳統建筑工藝很難滿足現代建筑的一些功能要求。如何運用先進的技術將傳統文化巧妙地融入到現代建筑中,才是設計界未來面臨的最大挑戰。
未來建筑文化創造的一個主要方向就是要突出建筑的地域特色塑造。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周嵐表示:“我們要系統挖掘、創新利用地方的建筑文化基因,創造滿足當代百姓需求、體現時代文化精神、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精品。”建筑創造就是尊重地區環境、重視建筑的場所精神,通過新老建筑之間的對話、不同時代建筑之間的有序過渡,實現建筑與環境、街道、城市的統一協調與整體和諧。
周嵐說,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自然山水地區,都有承載歷史文化記憶的歷史地段和文化遺存,都有各個歷史時期留下的建筑精品,只是它們或許消隱在平庸的環境中,“養在深閨人未識”。因此,要通過城市特色空間體系規劃、地段城市設計和建筑設計整合,把它們“找出來、保下來、亮出來、織起來、連起來、活起來”,通過精心規劃設計、整體藝術創造,形成具有文化魅力的城市特色空間體系。
城市空間特色資源的挖掘要廣開思路,將城市中的各類自然、歷史和當代建造特色景觀資源一并納入,包括業已消失的城市文化勝景。在全面調查城市各類空間特色資源的基礎上,系統研究梳理、評估其特色景觀價值,為有效展示、利用特色資源和系統構建特色空間體系奠定科學理性基礎。
對于“找”出來的、有價值的空間特色資源,要最大限度地保護利用。保護好城市的各種歷史記憶空間,不僅包括文保單位、文物古跡,還包括近現代建筑、工業遺產,乃至重要的市民集體記憶場所,如城市禮堂、電影院、知青食堂等。
在城市空間特色資源“找出來”、“保下來”的基礎上,應根據資源的價值和周邊環境,以更為細致的匠心設計,讓特色空間資源能夠以宜人的空間面貌,在城市干道、休閑步道上“亮出來”,為大眾廣泛感知和深入體驗。
在挖掘、保護和展現單個特色資源的基礎上,要有意識地整合塑造城市中特色資源相對集中的地區和地段。在總體城市設計的引導下,通過整體藝術創造,將城市零散分布的各類特色空間資源“碎片”和特色意圖區系統組織起來,形成結構性、網絡化的城市特色空間體系。
構建城市特色空間體系的根本目的在于為市民營造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間。周嵐建議,通過規劃設計將眾多的空間特色資源組織并融入到現代城市公共活動體系中,通過特色空間網絡的人性化環境設計,將文化資源保護、特色空間塑造和居民生活環境改善等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市民積極參與,豐富文化活動,發展城市文化,不斷增強市民對城鎮特色的認同感、自豪感。